發展歷史
1922年,云南省督軍唐繼堯在昆明設飛機修理廠。
1923年,動工修建巫家壩機場,成立航空學校,巫家壩機場為中國第二個機場。
1937年,抗日戰爭爆發,國民黨中央航空學校由杭州遷至巫家壩機場,接管云南航空隊,同時在巫家壩組建了五個飛行隊,同時在巫家壩組建了五個飛行擴充空軍,巫家壩機場成為國民黨航空總指揮部所在地。繼后中國航空公司、中央航空公司因戰爭所迫逐步向昆明轉移,巫家壩成為“兩航”中心之一。
1939年,“中航”開辟了重慶-昆明-仰光的國際航線。
1941年,美國退役空軍上尉克萊爾 李 陳納德從美國招募第一批飛行員來到昆明,編成“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美籍志愿空軍總隊”,即“飛虎隊”。
1949年11月9日,“兩航”宣布起義后,昆明機場員工發電擁護起義,并保護了機場的一切財產。
1950年2月20日,昆明和平解放,解放軍進駐昆明巫家壩機場,在黨的領導下接管“兩航”,巫家壩機場回到了人民手中。
1951年2月,“軍委民航局西南辦事處昆明站”成立,標志著昆明機場正式建立運行。
1956年4月,昆明到曼德勒到仰光國際航線開通,成為新中國打破國際封鎖的第一條空中國際通道。
1959年1月20日,在昆明機場迅猛發展的基礎上成立了民航云南省管理局。
1992年,在民航云南省管理局的基礎上正式組建了云南航空公司。
2001年,民航云南省管理局、云南航空公司、昆明空管中心分立。
2004年4月26日,云南機場集團公司成立。
2019年8月,掛牌成立云南航空產業投資集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