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是“十三五”規劃的開局之年,云南民航也迎來了發展的關鍵期,將全力推進民航強省目標的實現。當前,云南機場集團正著眼于國家重大戰略的實施,緊抓“一帶一路”、“長江經濟帶”的國家戰略機遇期,把握云南“五網”建設的發展新動力,圍繞以“一條主線、兩個目標、三大任務、四項突破、五大支撐”為主要內容的“12345”發展思路,深化體制機制改革,完善基礎設施建設,加快昆明機場門戶樞紐建設,打造特色融合的機場集群平臺。據悉,未來5年,云南將全面實現民航強省建設目標,云南省機場數量將達到20個,年旅客吞吐量達到1億人次。
以國家門戶樞紐建設為核心
形成全省機場協同發展的集群體系
民航局局長馮正霖在近期講話中提出,要培育昆明、烏魯木齊這兩個國家門戶樞紐機場。昆明機場的定位僅次于北上廣,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。“十三五”期間,機場集團將緊密圍繞這一核心工作,以現代綜合交通理念創新發展模式,加強昆明機場航線網絡建設,提高國際航線覆蓋面,加密航班頻率和通航點,著力推進與國內大型機場間的雙樞紐戰略合作,與區域樞紐和主要干線機場間形成空中快線。優化中轉流程,簡化通關手續,實現旅客便捷中轉。加強昆明機場與公交系統、高速公路和軌道交通的有效銜接,構建空地一體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,實現零距離換乘。同時,機場集團將進一步強化省內機場間協同、有序、科學發展,各機場在集團戰略部署下,依據各自特色定位進行發展,最終實現集團整體發展,實現以樞紐機場為核心,次區域樞紐、中型、小型機場相互協同,共同融合,互相帶動、共同發展的新局面。
以“四級五網”建設為基礎
拓展航線覆蓋范圍 增強輻射能力
今年以來,機場集團將加密省內機場通過昆明機場中轉至國內的航線,重點打造麗江、西雙版納、芒市機場3個環飛中心,打造支線機場環飛、對飛航線,掌握省外直飛與經昆飛航線的平衡;將繼續加大國際航空市場開發力度,加快實施云南機場集團與上海機場集團雙樞紐戰略打造成熟的“滬昆”航空快線,形成“東進西出、西出東進”的雙樞紐航線網絡布局;將拓展中遠程國際航線,加快開辟澳洲、北美洲及非洲航線;爭取年內昆明機場開通美國、澳大利亞航線及埃及開通包機航班;力爭明年實現南亞東南亞首都和主要旅游城市航線全覆蓋。
“十三五”期間,機場集團將通過“優化省內、創新國內、輻射‘三亞’、暢達全球”四個層級航空網絡,打造以精品旅游航空網為龍頭,以商務快線航空網、以空港物流航空網為兩翼,以低成本航空網為基礎,以公務通用航空網為補充的“五位一體”的航空網絡。
以基礎設施建設為保障
完善云南機場布局 構建合理機場體系
目前,云南機場集團所轄13個機場,已經在云南建成一個以昆明機場樞紐建設為中心,定位清晰、協同密切,互為補充的機場群。“十三五”期間,機場集團將建設瀾滄、滄源、紅河、怒江、丘北、元陽等機場。預計到2020年,云南機場數量將達到20個。
今年,機場集團將力爭滄源機場年內通航,使得省內機場總數達到14個。在未來五年的基礎設施建設方面,機場集團將以昆明機場門戶樞紐建設為核心任務,重點完成昆明機場東次跑道、二號航站樓建設以及配套工程建設,開展昆明機場西次跑道的前期研究。同時,機場集團將加快麗江、西雙版納、芒市等機場改擴建工程,保障云南機場次區域樞紐的打造;將加快推進大理、文山、騰沖、保山、昭通、臨滄、普洱等機場的改擴建工程。機場集團將抓緊研究“一市兩場”運營模式,在航線規劃、市場互補、機場管理等方面吸取國內外好的經驗和做法,爭取實現省內機場協同發展的同時,也能造福地方經濟。此外,機場集團將推動省內航空網與通航產業的充分融合,共同構筑云南航空旅游大網絡。預計到2020年,省內通用機場數量將達到50個,其中I類通用機場數量20個。
以“互聯網+”機場建設為支撐
提升運行服務能力 完善機場綜合保障水平
“十三五”期間,圍繞“四級五網”的航空網建設規劃,機場集團將構建以運營、服務、管理三大信息共享平臺,圍繞智慧運營、智慧管理、智慧服務、智慧員工和智慧安全五大業務模塊為主體建設“互聯網+”機場。數據中心通過覆蓋全省機場的信息網絡整合各機場生產、安全、管理系統數據,建立大數據分析基礎平臺;在數據中心平臺上建立面向航線網絡、安全運行、服務保障和經營管理等的信息化應用和移動應用;推進民航協同運行與信息共享,建設協同決策系統,實現空管信息和航班運行信息共享,強化保障單位運行管控,大力提高機場的整體保障能力,提升中轉業務效率;推動機場、航空公司、空管、海關等聯檢單位的信息共享,為客戶及保障單位提供智能化的信息共享平臺,加快各層次航空網絡構建。
【新聞鏈接】
解讀云南機場集團“12345”發展思路
“12345”是云南機場集團“十三五”期間及今后一段時期發展的核心思路和行動綱領,要推動“十三五”規劃穩步落地實施,實現“民航強省”目標,就必須圍繞這個核心切實做好近幾年的各項工作。
一條主線:
以改革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為主線,抓住國家戰略機遇,深化體制機制改革,實現穩定、協調、可持續發展。機場集團將把改革創新作為貫穿“十三五”發展的主線,堅持發展為第一要務,精心謀劃發展、踏實踐行發展,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,在不斷發展中深化體制機制改革,化解難題,著力創新管理、服務和商業模式,在不斷發展中建立起符合時代要求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。
兩個目標:
一是實現民航強省目標。到2020年,力爭云南機場年旅客吞吐量達到1億人次,貨郵吞吐量63.6萬噸;開通國內外航線410條以上,航空服務覆蓋全省90%左右的人口;基地航空公司達到6家以上,機隊規模達到200架以上;到2020年,集團建成機場達到20個;組建“七彩云南通用航空公司”,充分發揮通用航空在民用航空服務網絡中的“毛細血管”作用;重點加快推進民用機場、航線網絡和昆明長水國際樞紐建設,通過民航發展帶動省內經濟社會發展,實現從“民航大省”向“民航強省”的華麗轉身。
二是成為產業投資集團,建設成為以機場運營為基礎,多產業協調發展,具有較強競爭力和價值創造力的產業投資集團。 “十三五”期間,云南機場集團將以機場流量、平臺、品牌、土地等資源為基礎,充分挖掘資源價值、著力提升價值創造能力,把集團建設成為以機場運營為基礎,多產業協調發展,具有較強競爭力和價值創造能力的產業投資集團。
三大任務:
一是打造卓越智慧的價值總部集團。通過戰略規劃、管控體系、資本運作、資源配置、業務協調、風險控制以及優化發展環境等途徑,推進總部、機場和企業以價值創造為主線構建新型關系定位、搭建管控體系、夯實內部基礎、提升綜合能力,發揮集團協同效應。
二是打造特色融合的機場集群平臺。以昆明長水機場為樞紐核心,形成全省機場協調發展的集群體系。在集團戰略部署下,突出全省機場特色定位,實現以樞紐機場為核心,次區域樞紐、中型、小型機場錯位發展、相互協同,共同發展。
三是打造具有競爭優勢的聚合協同產業。充分利用機場創造的流量經濟和發展平臺,以產業鏈為紐帶,整合優化資源業務,有計劃、分階段實施重組,形成戰略規劃明晰、業務布局合理、治理結構規范、市場地位領先、內部運營精細、部署應用云計算和大數據平臺、優秀人才聚集的產業,各業務板塊發展協同、資源互補、主輔融合、產業同興。
四項突破:
一是管控能力取得突破。按照“規范治理,分類管控,單元突破,整體提升“的思路,完善集團的管控思想和方針、管控大綱,推動核心管控流程再造,強化執行,理清集團與成員單位的關系,重塑集團管控權責體系,實現“放管”協調。
二是樞紐建設取得突破。全力加強昆明機場的門戶樞紐建設,將昆明機場建成中國面向南亞、東南亞、西亞,連接歐澳美非的國際樞紐機場,成為云南打造面向南亞東南亞的輻射中心的中堅力量。
三是品牌價值取得突破。以集團使命和愿景為引領,建立體現集團經營理念,突顯集團文化特色,具有競爭力的綜合品牌,提升品牌影響力,增加獲取更多資源和機會的能力,為產業發展提供更加廣闊的空間。
四是資源集約取得突破。優化集團生產要素管理,全面提高人員素質,提升資金、設施、土地等資源的利用率,建立集團統一的資源平臺,優化資源配置,進一步完善資源配置的市場化機制,優勝劣汰,確保資源價值的最大化。
五大支撐:
一是融入國家戰略。充分利用區位優勢,融入“一帶一路”戰略,長江經濟帶戰略,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建設和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。
二是完善集團體制機制。加強黨的領導,落實黨委的主體責任和紀委的監督責任;完善法人治理結構,有效運作好董事會、監事會和股東大會;提升經營管理能力,推進企業文化建設,完善內部控制體系。
三是基礎設施投資。超前謀劃,科學統籌,加大基礎設施投資力度,突破制約集團發展的基礎設施限制,為實現集團目標提供強有力保障。
四是做好“四級五網”建設。通過優化省內、創新國內、輻射三亞、暢達全球四個層級航空網絡,打造以精品旅游航空網為龍頭,以商務快線航空網、空港物流航空網為兩翼,以低成本航空網為基礎,以公務通用航空網為補充的五位一體航空網絡。全方位促進航線開發、拓展覆蓋范圍、增強輻射能力,在“十三五”末全面建成“四級五網”航空網,有效支撐、全面助推云南建成面向南亞東南亞的輻射中心。
五是人才發展的保障。倡導尊重知識、注重才能、重視人才的氛圍;培養規模適度、結構優化、布局合理、素質優良的人才隊伍。